Flair NuNu

market comment

所有资产泡沫都不可避免地以糟糕的结局收场,我刚出道投行的头两年就经历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,之后的十年里有次贷泡沫和金融危机,然后疫情危机(那不是泡沫),也是钱窝细语的开始。。。所以人们总是问的一个问题是:什么时候才是不可避免的?

通常情况下,九月是一年中最糟糕的月份,但到目前为止,九月却是一年中最好的月份。因此,逻辑上,泡沫破裂被推迟到了投资者最不可能预料到的第四季度。《巴伦周刊》2025年9月23日写到:

英伟达揭露了股市问题。“如果这个股市是一栋房子,它的外观看起来很棒,但它的尺寸会引发建筑方面的担忧。” 目前“不到十分之一的股票处于12个月高点。” 正如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尼尔·卡什卡利上周所说,“看起来有些市场板块不需要降息,而其他板块则急需降息。”

确实如此。需要降息的经济周期股正在苦苦挣扎,而不需要降息的大型科技股却一路飙升。与经济类似,美联储的政策在市场上也受到两个不同方向的拉动:大盘股动量股的资产通胀和经济周期股的资产通缩。

有趣的是:

本次反弹的形成与2021年非常相似。2021年初和今年1月初至2月中旬都出现了融涨,纳斯达克指数在这两次都达到了52周高点。然后就出现了崩盘。随后,市场再次出现融涨,创下新高,这主要由大盘股动量股推动,并且充满了广度差异。然而,我们注意到的是, 2021年,纳斯达克指数创下新高的第二个峰值出现在第四季度。而今年纳斯达克指数创下新高的第二个峰值似乎早在9月初就已出现。这意味着今年大盘股动量反转的时间表比2021年(大约在11月8日那周)要早。

延续上述《巴伦周刊》文章的观点:

“这是一个熟悉的故事,也是2023年和2024年的重演,当时在美联储政策动荡的背景下,科技巨头推高了市场。” 这不一定是个问题,除非科技股受到冲击导致其回落。估值也看起来过高,但英伟达等公司的光环大多掩盖了整体市场的疲软。

这并非2023年和2024年的重演,而是两年前开始的趋势的加速,并在这段时间里规模和强度都在不断扩大。但科技板块真的需要外部“冲击”才能崩盘吗?还是需要投资者蜂拥进入一个被过度持有的行业,而忽略了整体市场的疲软?毕竟,互联网泡沫破裂并没有什么“冲击”。它只是垂直上涨,然后自行崩盘。

2021年Gamestop融涨也是如此,市场直线上涨,然后崩盘,除了最后一个傻瓜被找到之外,没有其他特别的原因。这当然是自Gamestop以来最大的融涨。

本想进入第四季度后才分享这个观点和图表,但是这个周五公布的 PCE 个人消费支出数据,很有可能是转折点。 明后两天,有机会我还会unload 一些的。 分享并供你参考吧 👌 。。。这个图,非常直接了,不难懂!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